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xiaoshuozhetian.com

第二十六节 草原盛会(3 / 3)

十二机灵,十七稳重,十九淘气,还有跟着沈谦走的老十,十一和十五,人若是有了感情,就无法像陌生人那样算计,从刘仲受伤频死开始,阿奴就后悔了。之后纳达岩失踪,阿奴更是茫然,她也想过万一阿岩不在了,阿依寨对她就没什么意义了,自己为他们着想未来,也没什么人领情,万一美蒂这胎生了女儿,自己地位尴尬,对他们而言就跟鸡肋差不多,还不如跟着阿爸去洛隆宗看看。

沈嘉木见阿奴过来,忙招呼她过来讲解。见沈嘉木一脸兴奋,阿奴好笑,先生怎么跟刘仲一个德性,才一会儿,离愁别绪就抛到了九霄云外。不过她实在错怪他们了,高原民族的热情好客,开朗奔放是极富感染力的,更何况在这种节日盛会上,他们不过是不知不觉融入其中罢了。

沈青娘见他们在赛马会上不止念经拜佛跳大神,赛马射箭扛大石,居然还有四面八方赶来做生意的,跟中原的庙会似的,心想天下的集会原来都是一样,怎么热闹怎么来。她跟着卓玛兴味盎然走过一个又一个摊子。

分散生活在广袤雪域草原上的农牧民们需要出售自己的劳动所得,从商人那里买到自己及家人一年里必需的物品,于是,拉萨,日喀则,青海,四川,大理,西夏,于阗、西州回鹖,商人们不远万里,带着各种物品云集在邦达草原,在赛马场旁摆成了一圈又一圈摊子,与转来转去,手里捏着出售蓄牧产品换来大把票子的农牧民做成大笔大笔的生意。

注解

1经幡(风马旗):印有经文的“风马”经幡,称为“隆达”,也有人称之为“祭马”、“禄马”、“经幡”、“祈愿幡”,不过,人们更习惯称它为“风马旗”,因为“隆”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,“达”是马的意思。据说最早出现于噶举教派寺院的旗绳上,是由吐蕃人家立在门前的旗幡演变来的,那时一根杆表示一户人家。在元朝‘八思巴’的时候盛行。藏传佛教主张信徒循环往复地诵念经文,特别是六字箴言(即观音神咒“嗡、嘛、呢、叭、咪、哞”),因为这六个字被认为是一切经典的根源,只要反复诵念,便可以积累功德,功德圆满时就能够得到解脱。当印有六字箴言的“风马”经幡被风吹起时,发出“哗啦哗啦”的声音,仿佛在诵念经文,所以无论寺庙还是村寨,都会在空地上插立高达数米的经幡柱,将“风马”经幡高高悬挂于风口。其中最大、最著名的当数耸立于神山“冈仁波齐”峰色雄滩上的经幡柱,它高达24米,顶端缠有五颜六色的风马。

2赛马会:赛马会上很大的篇幅摘自李旭写的《藏客—茶马古道马帮生涯》:,原来也想自己消化着写,改了一遍又一遍,总是不如大作家写的,干脆先无耻盗用,以后再改。这本书写的很好,这个作者一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投身于艰苦的田野考察工作,有丰厚的学术根底和材料积累,实在是咱们这种宅女不能比的,偶像,佩服敬礼先。还写有《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》、《写真西藏·遥远的地平线》、《西藏珞巴族家庭实录》、《云南布朗族家庭实录》、《海南黎族家庭实录》、《黑龙江赫哲族家庭实录》、《聆听西藏·以图片的方式》、《滇藏文化带考察》、《普洱茶的故乡》等著作和摄影画册。很棒的作者,感兴趣的可以去找来看看。(未完待续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